2.1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11-12-01      浏览次数:

陈嘉庚先生字科次,1874年出于厦门集美大社村,17岁随父亲到新加坡学习经商,先后从事米业、黄梨及橡胶业经营,因其勤奋刻苦、经营有方,仅用20余年的时间,即发展成南洋各埠声名显赫的大实业家。1893年陈先生第一次回故乡,即出资2000元开办“惕斋学塾”,这是陈嘉庚先生捐资兴学的开端。

厦门大学校主陈嘉庚先生

1910年陈嘉庚先生在新加坡参加同盟会,从经济上大力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满清政府,陈嘉庚先生倍受鼓舞。面对当时的新形势,陈嘉庚先生认为“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振兴工商业的主要目的在报国,但报国的关键在提倡教育”,“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1912年9月,时年38岁的陈嘉庚先生回到集美,开始其“兴学报国”艰难历程。

1913年陈嘉庚先生购买了数十亩鱼塘,填塘造地,建起第一批校舍,创办了集美小学。从1916年至1927年十余年间,由于陈嘉庚先生的实业得到巨大发展,为学校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在此期间,陈嘉庚先生又相继创办了集美女子小学、集美师范、集美中学、集美幼稚园、集美水产科、集美商科、厦门大学、集美女子师范、集美农林部、集美国学专门部、集美幼稚师范、集美乡村师范等校,至1933年陈嘉庚先生兴学20周年时,共完成各类校舍建筑及其它配套设施近60座。完善的学科设置,优良的教学条件,以及著名学者的云集掌教,使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成为享誉中国南部乃至东南亚各国著名学府。

“校主”陈嘉庚先生铜像

抗战期间,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被迫内迁安溪、大田,集美校舍数次遭日机轰炸,而厦门大学则成为日寇军营,校舍亦受到极大破坏。抗战胜利后,各校立即投入校舍修复工作。至1946年底,共修复大小校舍近40座。1949年秋,集美校舍又先后两次遭国民党飞机轰炸。1949年底,陈嘉庚先生回到厦门,在视察完集美和厦大后,决定重建集美学村并扩建厦门大学。1950年初,陈嘉庚先生回到新加坡,将其在海外的企业全部变卖成现金带回国内,投入到学校建设中。至1960年底,除全面修复被战争损坏的校舍外,还兴建了大量新校舍,至此,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建筑规模最后完成。

按照设计者陈嘉庚先生建筑思想的发展和建筑形式的演变,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的校园建筑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1913—1916年的早期阶段。这一阶段,校舍的建筑图纸完全从新加坡带回,建筑形式基本承袭了南洋殖民地及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形式,其建筑立面为多层拱券外廊及西式立柱,屋顶为西式直坡屋顶,屋檐多采用线脚装饰,墙面为色彩淡雅的灰泥抹面。

二是1916年至1927年的扩大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由于建设资金雄厚,加之早期校舍建筑经验的积累,给陈嘉庚先生在场址选择及建筑布局等方面均带来了更大自由发挥的余地。在校园规划上,更善于利用环境突出建筑的气势、重视组团布局。在建筑形式上,除部分延续早期的殖民地样式外,出现了中式屋顶与西式屋身相结合的中西结合式,极力表达本民族的内涵。

三是1950年至1960年的嘉庚风格建筑最后定型阶段。这一阶段,校舍规划及布局更加重视组团的半围合感,其它的组合形式也更灵活。更加注重因地制宜,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式(闽南式)的大屋顶与西洋式屋身组合的建筑形式成为嘉庚风格建筑的基本特征。在组群布局中,均以中式大屋顶建筑为中心建筑,西式屋顶为辅助建筑。在施工中追求细部表现,门楣、窗楣、山花注意装饰,装饰手法熟练、细腻,工艺精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