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嘉庚建筑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11-03-29      浏览次数:

早期阶段

1913年-1916年,在集美学村人工岛屿上兴建了第一批建筑。这些建筑的图纸由新加坡带回来,完全是殖民地样式在集美地区的翻版。殖民地建筑的多层外廊、拱券、柱式、线脚雕饰、西式直坡屋顶、色彩淡雅的灰泥抹面都在早期的嘉庚建筑中得到体现。西方古典主义平面、 砖木结构、 殖民地建筑造型是其特色。

闽南工匠也在承建早期嘉庚建筑的建造中逐步学习掌握了西式建筑结构和构造方法,为今后脱离图纸加入自发性的创作打下了基础。

发展阶段

1916年-1927年,集美学村的扩大发展和厦门大学的兴建是这一阶段的代表。资金的雄厚积累和早期经验的总结给陈嘉庚先生选择场址和布局带来选择的更大自由。 这个阶段嘉庚校园的规划更善于利用环境突出建筑的气势, 重视组团布置,建筑形态上在延续早期的殖民地样式的基础上有极大的转变:博文楼、延平楼等几栋建筑中着力强调中式屋顶的存在,极力表达民族性的内涵。这是区别于早期阶段建筑形态的重要标志。相应的,建筑群体组合形式更加多样,单体趋向于中西屋顶混杂与西式屋身的组合,新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也出现在一些建筑中,这是陈嘉庚先生公司获利较多带来的结果。

这一阶段,陈嘉庚先生往往亲自到现场监督工程。1916年陈嘉庚先生出洋,十月他派胞弟陈敬贤回国筹办集美师范学校和中学并扩建校舍。 工程承包给在新加坡黄梨厂工作的钉箱工人郑泄郑布两兄弟。但此二人只是钉箱工人, 不懂得建筑房屋。再由他们雇用郑林司主持及设计木料工作,并介绍南安林侖司包办泥水工作。购好地皮后,陈敬贤也不辞辛苦,亲自指挥建筑并在工地巡视指导。陈嘉庚先生通过与陈敬贤的书信往来控制工程进展,陈嘉庚先生回国后亲自到现场监督。

成熟阶段

1950年-1961年,集美学村与厦门大学的发展基本得以完成。规划布局更重视组团的半围合感,其它的组合形式也更灵活,注重借助地势建造,形成建筑与自然的对立。嘉庚建筑也逐步定型,形成了闽式大屋顶与外廊建筑式样西式屋身组合的形式,施工手法细腻、熟练,工艺精湛,追求细部的所谓的“嘉庚风格”建筑。

陈嘉庚先生回国后每天都要前往亲自在工地监察, 建设中如果出现的问题或有他不满意之处立即要求返工。例如在建南大会堂的建设中,由于舞台尺寸设计不足导致连续三次返工。当时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有很多工程同时进展。 这里以厦门大学建南建筑群为例,对这个阶段的建设情况予以说明。在为厦大建南建筑群组织施工队伍时,由厦门及附近地区工匠自愿报名,经过互相推荐和短时间的考察,予以聘用。采用包工不包料,重要的如建南既不包工也不包料的做法施工。

建南施工基地共计2000人左右,分成18个不同的工场,负责打石、泥水、木工等工作。工匠大部分是惠安师傅,还有些安溪、南安师傅,本地师傅则较少。担当工头的大部分是惠安师傅,这些人有着高超的施工技术,其中尤其突出的有第十五工场的杨护法工头,道南楼就是在陈嘉庚先生逝世后由杨护法完成的。当时没有正规的设计图,而是根据陈嘉庚先生的想法,由林云龙工程师等绘成草图,再交由杨护法等亲自动手建造。当时作细石的有五个工场。泥水科有八九个工厂,每个工场四十多人,同时施工。由惠安老师傅负责,其中有几人是在1921年初建厦大时的老工匠。

Top